当前位置:首页 > 房产 > 正文

西北政法大学推无手机课堂,有学生称要求全交,学校:并非强制

  • 房产
  • 2025-04-18 09:48:09
  • 22

近日,红星新闻记者收到西北政法大学多名在校学生反映,称自2025年开学以来,学校推行学生学风建设行动,为此提出课程督导、学风整顿等多项活动,其中有建立“无手机示范课堂”“手机入袋”等措施。但部分学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此举在部分学院试行时“存在强制行为”。

学生反映:上交手机从“倡导”到“趋严”

4月16日,该校行政法学院学生张某某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,大概是今年三月初,上课交手机的政策开始在学校部分学院试点。“一开始是倡导大家交手机,突然有一天所有教室都装上手机袋,倡导同学上课前把手机放进去,不交的话也没有处罚,但是如果你交的话,会给你加综测分,这个分数对学生评奖评优有帮助。”

张同学表示,在各个教室安装手机袋以后没几天,被通知手机要强制上交,上课前都得放进手机袋里,“现在我们上课时,桌面上被要求不允许放置饮料、手机、平板、耳机等任何电子产品,这会影响我们在课堂时使用电子讲义或者拍摄老师PPT。”

该校经济学院学生李某透露,大约在五周以前,她所在班级的社交群内收到消息,要求学生上课不能使用手机,“我们现在也是上课的时候不让用手机拍老师的PPT”。李某告诉记者,对于这一要求她是理解的,毕竟初衷是想让学生好好学习,“初衷我是支持的,但是目前推行得太严格。”

该校另一位学生刘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目前其所在班级上课时不允许学生用平板看笔记、查资料。不过刘同学说,不让使用电子设备的要求也分课程,“有的老师管得就比较严,有的就比较松一点。”

学校:学生上课前收手机不是强制的,属于自愿

红星新闻记者在西北政法大学学工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查阅到,该校学风建设简报2025年(第一期)中,新闻传播学院(艺术学院)提出打造“无手机示范课堂”,在全体学生中倡导主动自愿入袋,以21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;民商法学院开学前发布“放下手机,回归课堂”倡议书,倡导学生在课堂上自觉自愿将手机入袋,并与综合素质测评挂钩,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;公安学院将出勤率、课堂互动指数、手机存放记录作为量化考核指标,对于违反纪律者累计三次需要提交检讨,情节严重的将在年级内公开通报,并视情况记录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。

▲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制作的相关海报

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官方微信3月24日发布文章称,民商法学院倡导学生“手机入袋”以来,本科生2024级、2023级各班学生积极响应。学院给各班级配备统一手机收纳袋,学生上课前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并放入指定位置。活动开展以来,部分试点班级手机入袋率达到100%,学院各班级出勤率提高至98%,学院计划将“手机入袋”纳入常态化管理,配套完善相关机制,推动教风学风作风持续向好。

▲民商法学院开展倡导学生“手机入袋”

4月17日,红星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、行政法学院、经济学院教务部门,民商法学院、经济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目前学生上课前收手机并不是强制的,而是属于自愿。

17日,西北政法大学党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部分反映者的表述不实,目前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上课前上交手机,也没有对学生上课时拍摄教学PPT有所限制。当天,此前部分接受采访的学生告诉红星新闻,目前其所在的学院已不再强制要求学生上课前交手机。

原标题:《西北政法大学推“无手机课堂” ,部分学生称“要求全交”,校方回应:属倡导行为,并非强制》

有话要说...